臺媒:是什么逼著拜登要對中國做這件好事?
臺灣旺報發表社評,就美國近期對華政治上升高對抗、經濟上釋放和解信號這一看似矛盾的行為發表見解。
文章說,美國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環比上升0.3%,同比上升8.3%,3月同比通膨率為8.5%,4月核心CPI環比升幅0.6%,同比升幅6.2%,
兩項數據都顯示通膨略微放緩,但仍接近40年高位,也超出外界預期,顯示通膨雖略微緩解,但仍十分險峻。
一些經濟學家預估,如果通膨居高不下且利率持續上升,消費者和企業需求將受影響,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會持續擴大。
通膨引起強烈的民意反彈讓美國總統拜登承受巨大壓力,尤其國會11月改選臨近之際,他的支持率下降到40%以下。
根據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只有33%美國人認為拜登總統經濟表現合格,這是他上臺以來最差的數字,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