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搗毀美軍巢穴,活捉鋼鐵廠大魚,美輸掉底褲
烏克蘭戰事進行了兩個多月,戰場似呈膠著狀態。對于這場較量的性質和走勢如何判斷?網絡上議論紛紛。有人聲稱“從一開始就不看好俄軍”,“俄羅斯已露敗象”此言一出,輿論為之諤然,對此言論無不表示震驚和質疑。
俄羅斯真的失敗了嗎?到底誰是這場較量的勝利者?
1、不管戰事如何發展,烏克蘭已注定成為這場較量的犧牲品。
烏克蘭戰事表面上是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進行的,實際上,烏克蘭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交戰方。烏克蘭戰事實質是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進行的一場世界霸權擴張和反美國霸權擴張的世紀性較量。烏克蘭只不過是戰場所在地,是美國刻意投放的誘餌,充其量是美國的牽線木偶,只作為美國的代理人而存在。
除了躲在地道里的“高參”和情報人員,美國沒有公開派出正規作戰部隊出戰,沒有打算在戰場上為烏克蘭流一滴血。而是唆使烏克蘭人為美國當炮灰。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曾一度實行較為平衡的內外政策。
但在某些拿著美國護照的政客操弄下,一頭栽到美國的懷里,甘當美國戰略擴張的工具,當美國的替死鬼。有人鼓著肚皮預言烏克蘭戰后將成為歐洲強國,這種催命式的預言太夸張了。大象打架,草地遭殃。
戰爭打下去,美國華爾街不一定受到戰火襲擊,但烏克蘭肯定死傷枕藉,滿目瘡痍,百業凋零,只剩下蒼煙落照,殘垣斷壁,一片廢墟。十年八年,不一定緩過勁來。能說它是勝利者嗎?